福建:东百集团和新华都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09-06-05 | 信息来源:www.china.cn
1、福建省GDP 增速、人均GDP、收入和支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宏观影响因素整体较好,但福建与全国的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福建与全国的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2、福建省零售业基本情况来看:福建省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超过福建省平均水平。
3、从全国主要城市门店数对比来看,福州百货竞争环境相对宽松。福州百货市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东街口商圈、台江商圈和工业路商圈,其中东街口商圈为最成熟的商圈,其次是台江商圈,再其次为工业路商圈。目前福州经营面积在3 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门店共有9 家,其中东百集团拥有4 家,大洋百货拥有3 家,新华都拥有1 家,天虹百货拥有1 家。在高档百货方面,东百集团几乎占领了全部的份额;在百货方面,东百集团和大洋百货几乎平分秋色。
4、东百集团在福州市场的占有率在60%,在福州百货市场公司门店最多,且占据较好商圈,各门店的地理位置与定位均形成互补格局,形成错位竞争,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势明显。大洋百货东街店与东百集团的东百商场和东方百货东街口店形成直接竞争,且该店的时尚和一线的经营均优于公司的门店。但是,由于大洋百货的3 家门店距离较近,且差别不大,导致新门店对老门店的客户分流较为严重。另外,由于工业路商圈为新兴商圈,客流量较少,且由于天虹百货和新华都宝龙店经营规模有限,因此这两家百货店在整个福州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5、福建的超市业竞争较为激烈,主要有外资超市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麦德龙和本土的福建永辉超市。从门店的个数来看,外资超市在福建市场共有30 家左右门店,福建本土龙头企业永辉超市共有60 多家门店。
6、在大卖场业态中上市公司新华都的主要竞争者为外资超市,在综合超市业态主要竞争对手为福建永辉超市。相比永辉超市而言,由于永辉超市主要以“农改超”型的社区超市为主,其生鲜产品均为自采得到,品类较多而且毛利率较新华都高。相比沃尔玛等外资超市而言,新华都的门店内无自有品牌仅有特供商品。因此,新华都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7、2008 年,海峡两岸交流实现了重大突破,全面实现“大三通”,为福建省发展对台旅游带来重要契机。得益于台胞来闽旅游人数的显著增长,在全国入境旅游人数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福建能继续保持增长。海峡西岸经济区对福建商业来讲既是机遇也将带来威胁:一方面,海西将有望为福建零售市场带来巨大的购买力。
另一方面,由于台湾百货类商品明显比大陆要便宜很多,化妆品一般都会便宜20-30%,福建本地居民赴台旅游或将分流部分消费;由于台湾百货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福建市场除了有台资背景的大洋百货外,其他企业尚未进入,台资零售商可能将福建市场作为新的拓展对象。
8、东百集团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均较新华都更强,且费用率较新华都低很多。考虑到东百集团的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较强,新华都受经济危机、CPI下降以及竞争环境加剧等多重影响更大,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也较大。我们预计2009年东百集团和新华都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53 元和0.65 元。以2009 年5 月27 日收盘价来计算,东百集团08 年和09 年的市盈率分别为31.38 倍和21.91 倍,而新华都08 年和09 年的市盈率分别为39.80 倍和36.74 倍,东百集团的估值水平明显低于新华都。同时,考虑到新华都近几个月的经营状况均欠佳,CPI 持续处于低位为新华都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我们认为东百集团更具备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