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放心豆腐如何出炉
发布时间:2009-05-20 | 信息来源:食品商务网


    ▲黑作坊生产出来的豆腐没有质量保证,隐患很多。(陈立新 摄) 

   
    银祥集团是我市豆制品行业的首家“QS”获证企业,拥有我省规模最大的豆制品生产车间。  



    黑作坊生产条件恶劣。 


    【核心提示】 

    白白嫩嫩,细细软软。豆腐,自古以白著称,然而,近年来有关白豆腐背后的“黑”却时时见诸报端。不久前,本报《黑作坊成车批发假银祥豆腐》的报道再次引起市民关注。去年,为了整顿豆制品市场,打击豆腐黑作坊,市政协委员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并撰写提案;我市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整治行动。经过整治之后,已有13家豆制品小作坊提出申请QS许可证,其中6家于近日通过了现场审查,1家刚刚获得了QS许可证。 

    “QS”是食品“质量安全”(Quality Safety)的英文缩写,标有“QS”的食品代表经过严格检验且是合格的。那么,目前QS豆腐的销售情况如何,市民是否了解“QS”?记者日前对我市各大农贸市场进行了走访。 

    本报讯 (记者 洪钧)有QS的豆腐与没有QS的豆腐有什么区别?正规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是怎样生产豆腐的?市民应该如何辨别好坏豆腐? 

    6月1日起,新《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这也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更加关注。本周六(23日),本报与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联合组织一场参观活动,邀请市民走进QS获证企业,关注豆制品生产,亲自体验和感受银祥豆腐出炉的全过程。如果您对豆腐感兴趣,对食品安全有话要说,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8820报名。 

    “QS”指的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食品经检验合格,就可以获得这张蓝色的“身份证”,它代表着该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过了国家批准,消费者可放心购买食用。经过去年一年的整治,我市已有越来越多的豆制品作坊加入QS获证企业行列。银祥集团是我市豆制品行业的首家“QS”获证企业,拥有我省规模最大的豆制品生产车间。该项目总投资三千多万元,按出口标准及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设计、布局和建造。 

    本次活动拟邀请50位市民参观银祥集团豆腐生产线,品尝银祥豆腐宴,并参与现场互动,赢取小礼品。我们尤其欢迎“懂行”的市民参与。如果您是餐饮机构采购员、厨师或者与豆制品、食品打交道的专业人士,请在报名时亮明身份,我们将优先安排。报名截止到5月21日,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如果您有关于豆腐黑作坊和问题豆腐的线索也欢迎拨打968820向我们举报,我们将协同有关部门一同关注豆制品安全,关注餐桌安全。| 

    【焦点关注】 

    白豆腐“黑出身” 杂牌军没“身份证” 

    部分市民不识“QS”,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现场 

    买豆腐只看外表大多消费者不识“QS”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我市除了沃尔玛、诚达,永辉等一些大超市卖的是有QS的银祥、林扁豆制品外,农贸市场则仍是各类“豆腐军”的主要栖身地。令人尴尬的是,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部分市民仍表示不知“QS”为何物。 

    在金鸡亭永辉超市,记者注意到,来买豆腐的市民基本上都是直接挑了就放进购物篮。正挑豆腐的吴小姐说,她买豆腐基本不看品牌,就看豆腐的价格和新鲜程度,她坦言从未注意过豆腐也要有“QS”。 

    在加州广场的沃尔玛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豆制品一直卖得很好,没有因为推行QS许可证而明显增多。沃尔玛的陈经理说,沃尔玛的豆制品一直坚持从银祥进货。而在各大菜市场,豆制品鱼龙混杂。在轮渡附近的第八市场,豆制品摊位主要分布在各个路口,有七八家,除了一家银祥豆腐店之外,其他的都没有获得QS许可证。 

    东坪菜市场有两家卖豆制品的摊位,一家银祥一家无牌。银祥豆制品摊主黄先生说,自从豆制品整治开始以来,他们的生意明显好了,原来每天只能卖三板水豆腐,现在已经可以卖到六七板。而另一位摊主陈先生说,他卖的豆腐,生产厂家也正在申请QS许可证,但尚未批准。他说,来他家购买的多是“老顾客”,这边豆腐比银祥“一块便宜两三毛钱”,但仍然是银祥的生意好,他说“应该是因为很多人看中那个品牌”。 

    昨日记者采访的20位市民中,只有4位表示曾从报纸或电视等媒介上得知“豆制品需QS许可证”的消息,其余16位均表示“从未听说”。一位到金鸡亭农贸市场买豆腐的陈先生表示,豆腐制品多是裸装销售,各家的豆腐都是白白嫩嫩的,是否“黑作坊”出身实在难以识别。 

    分析 

    白豆腐一煮就变黄豆制品添加剂引关注 

    在第八农贸市场买菜的林阿姨告诉记者,自己有一次买了一块豆腐,放到开水里煮了一下,白豆腐竟变成了土黄色。“我今年六十多岁了,还从没见过这样的豆腐,不知道是不是报纸上说的添加剂的问题?”林阿姨说,因为这个,她已经好几个月不在那家豆腐摊买豆腐了。的确,有关添加剂的问题一度引起食品行业的极大关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久前,有一位自称为安徽蚌埠星光豆制品厂的“余工”的人向厦门各大豆制品企业推荐一种叫“豆制品专用保水剂”的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让豆制品增产、变靓——用同样数量的黄豆,大约可增加水豆腐产量20%,且色泽鲜亮饱满。可怕的是,推销者根本无法提供权威监管部门的检测和成分报告。 

    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投资成本低、加工条件要求不高,黑作坊屡禁不止。在高压打击下,黑作坊的流动性、隐蔽性越来越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于生产豆制品的大豆每年超过400万吨,但是,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万元的,有一定规模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全国不到60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也就是说,我国豆制品9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传统的手工作坊、设备简陋的小型企业占领。豆制品生产的完全工业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尤其在城乡接合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豆制品手工作坊还将继续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豆制品行业的发展。 

    建议 

    给豆制品“穿衣”杜绝裸装豆腐上市 

    那么,如何让安全豆腐走进千家万户呢?专家认为,杜绝裸装豆腐,给豆制品“穿衣”是一个办法。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就已经要求豆制品必须包装后上市,并注明厂家、生产日期等,以确保食品安全。 

    “原来卫生合格的豆腐,到农贸市场后往往就微生物超标了。尤其是炎热的夏季,豆腐变质的现象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研究专家指出,通过密封包装,采用冷藏车配送、销售,可减少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而豆制品一旦有了包装,是否QS获证企业的产品也就“不言自明”了。 

    目前,我市银祥等企业已经开始销售带包装的豆制品,但从现场的销售情况上看,似乎不太受欢迎。一位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豆腐自古都是裸装的,大家早就习惯了,“多个包装就要多成本,谁愿意买单?”而记者也了解到,银川市从去年开始推行豆制品“禁裸”,但效果并不理想。看来,要解决豆腐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引导,更需要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