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沪渝经济动态
发布时间:2009-05-11 | 信息来源:北方网
天津日报:保税区实现跨越发展18年引资200亿美元
今年5月是天津保税区建区18周年。18年跨越发展铸就辉煌,天津保税区正以昂扬的姿态跃上新的发展平台。走进保税区,走进空港物流加工区,一处处繁忙的景象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这个区域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开放区域发展前行的矫健步伐。经过18年的创新实践,伴随着空港物流加工区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通讯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初具规模,保税区实现了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的迈进,成为具有海港、空港双重优势,具有保税区和开发区双重政策功能,综合优势突出的投资沃土和经济增长点。
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经济功能区,保税区坚持以项目作为发展的核心,以招商作为区域的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功能,举全区之力聚焦招商、服务招商,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累计吸引合同外资2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90亿美元,注册企业7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88个。2008年,区域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额分别占滨海新区的12.4%、23.3%、29.9%。
今年前四个月,保税区深入贯彻市委“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努力降低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总量实现了23.7%的增长速度,为滨海新区和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龙头项目拉动了产业链形成,产业链加速了配套项目聚集。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了保税区民用航空、通讯信息、装备制造三大重点产业竞相发展。围绕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建设,美国古德里奇、PPG、法国泰雷兹、左迪雅戈、STTS、加拿大FTG、德国汉莎、西班牙英德拉、中航工业直升机、西飞机翼总装等17个世界一流航空项目落户,总投资20多亿美元,涉及飞机总装、研发、零部件制造、航空租赁、物流和服务等领域,一个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航空产业迅速成为天津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科技创新园、软件外包服务基地等科技发展平台加快了高科技项目集聚和产业链条培育,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威盛电子、美国CSC、德信科技、软通动力等领先带动项目,带动了通讯信息产业能级的迅速提升。同时,亚实动力、麦格纳汽车模具、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柳工机械、新疆特变电、天汽模、美国豪士卡、特雷克斯工程机械等30个骨干企业相继开工和投产,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保税区三大产业产值增长均超过60%,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到2015年,三大产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
北京日报:《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公布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经过修编后,9日起在北京规划展览馆进行公示。“规划”明确,全市常住人口每增长1%,相应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将控制在0.74%以内。
201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不超20万亩
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本市耕地保有量计划分别保持在2260平方公里和2147平方公里。确保1867平方公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到2010年,本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万亩以内,确保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规划”还提出了本市目前土地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推进农田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
“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是针对首都土地利用的特点,结合‘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首都‘三圈九田多中心’的土地利用总格局。”这位负责人介绍,“三圈”是指围绕城市中心区的三个“绿圈”,作用是有效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即以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地区为主体的环城绿化隔离圈,以“九田”——位于大兴、通州、顺义、房山、延庆等区县的九个规划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为基础的平原农田生态圈和以燕山、太行山山系为依托的山区生态屏障圈。
其中,环城绿化隔离圈内将优先保障绿化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城乡结合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挖潜。平原农田生态圈则集约建设新城和开发区,逐步腾退宅基地和工业大院,推进基本农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山区生态屏障圈则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低密度高档居住区。
建立国有、集体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此外,本市还将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慎重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试点地区,稳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加快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建立与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制度相衔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转让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审批备案、公示、查询制度。
即日起,市民可前往位于前门的北京规划展览馆免费参观并提出意见,展览将持续近三个月。
重庆日报:重庆将为四川灾区提供5000个岗位
灾区就业援助今年将如火如荼地继续下去。昨日记者从市就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为四川灾区提供5000个岗位;直接帮助灾区2000人实现异地就业。
去年“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留下巨大的伤痛,我市在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的同时,就业援助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去年6月3日,我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将就业岗位送进四川灾区招聘会现场的省市,参加“情系灾区群众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帮助600多位灾区劳动者找到工作。之后,在成渝两地就业部门的帮助下,一批批灾区群众来渝工作。
什邡市灵杰镇村民胡世良,在永辉超市实现了“两级跳”,从一个领班成长为带领100多名员工的部门主管;
崇州市文井江镇居民周玉春,在沙坪坝区珠华食品厂接受免费培训,实现了从初级工人到中级职工的转变……1年时间,我市共帮助灾区1429人重新找到了工作。
为使今年的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近日,市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再度奔赴灾区,与当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就2009年就业援助任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针对任务指标进行了分解。据了解,我市将提供从“家门”到“厂门”的一条龙、全程化服务,长期派专人实地开展工作,及时掌握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灾区群众实现就业。
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为切实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我市将优先选择生产经营规模大、就业岗位较稳定、用工管理较规范、社会信誉较好的用工单位,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放宽招工条件,防止用人单位对灾区劳动者的年龄、学历、身高等方面的就业歧视。此外,还将要求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的月工资不低于当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目前的就业岗位月工资在800元至3000元之间,多数企业能提供食宿条件。
解放日报:上海至浙江行车“路线图”公布
本周六起,上海沪杭高速公路(莘松段)拓宽改建工程将转入第二阶段,对莘庄立交至新桥立交的高架段实施全封闭施工,禁止所有车辆通行。为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上海公路部门昨天公布了多条车辆绕行方案。
据上海市沪杭高速公路拓宽改建工程指挥部昨天介绍,沪杭高速公路是上海与浙江连通的一条主要快速路,施工期间,部分高速公路进出匝道将被关闭,势必将对相关车辆通行带来不便。预计沪闵高架、沪青平高速公路连接延安高架路等路段,以及松江城区、闵行城区的个别道路,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会增加。施工期间,建议驾驶员出门前选择好绕行路线,避开封闭路段及拥堵结点,进入虹桥机场搭乘飞机的车辆增加候机预留时间,松江地区的市民出行尽可能搭乘轨道交通9号线和公交线路。
据悉,有关部门将在各相关路段设置诱导标志,引导车辆通行。继第一阶段施工期间发放160万份宣传资料后,沪杭高速公路改建第二阶段施工的首批100万份宣传资料也已印制完毕,届时将在沪杭高速公路入城的收费站发放,以便车辆尤其是外地入沪车辆驾驶员及时掌握工程及交通组织信息。
上海沪杭高速公路(莘松段)拓宽改建工程东起莘庄立交西至松江立交,线路总长18.07公里。工程将主要对沪杭高速公路主线进行扩容改造,通过新建高架桥、主线收费广场西移、增设莘庄立交地道等工程性措施,提升该路段的通行能力,预计年内实现主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