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渝已助四川灾区1429人就业 今年再提供5000岗位
发布时间:2009-05-11 |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灾区就业援助今年将如火如荼地继续下去。昨日记者从市就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为四川灾区提供5000个岗位;直接帮助灾区2000人实现异地就业。  
    去年“5·12”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留下巨大的伤痛,我市在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的同时,就业援助也紧锣密鼓地进行。去年6月3日,我市作为全国第一个将就业岗位送进四川灾区招聘会现场的省市,参加“情系灾区群众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帮助600多位灾区劳动者找到工作。之后,在成渝两地就业部门的帮助下,一批批灾区群众来渝工作。  

    什邡市灵杰镇村民胡世良,在永辉超市实现了“两级跳”,从一个领班成长为带领100多名员工的部门主管;  

    崇州市文井江镇居民周玉春,在沙坪坝区珠华食品厂接受免费培训,实现了从初级工人到中级职工的转变……1年时间,我市共帮助灾区1429人重新找到了工作。  

    为使今年的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近日,市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再度奔赴灾区,与当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就2009年就业援助任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针对任务指标进行了分解。据了解,我市将提供从“家门”到“厂门”的一条龙、全程化服务,长期派专人实地开展工作,及时掌握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灾区群众实现就业。  

    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为切实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我市将优先选择生产经营规模大、就业岗位较稳定、用工管理较规范、社会信誉较好的用工单位,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放宽招工条件,防止用人单位对灾区劳动者的年龄、学历、身高等方面的就业歧视。此外,还将要求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的月工资不低于当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目前的就业岗位月工资在800元至3000元之间,多数企业能提供食宿条件。 


  

--------------------------------------- 

<<<<数字报延伸阅读>>>>  


近百名崇州返乡农民工“重庆路”再上岗 


    重庆日报讯(记者 曾 立)“不但学到了一门手艺,还可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年58岁的崇州怀远镇天泉村村民李文富,是“重庆路”上的一名钢筋工。据了解,通过在当地开展免费培训,近百名崇州返乡农民工和李文富一样,在“重庆路”再上岗。 

    重庆援建交通项目部常务副经理侯长勇告诉记者,重庆援建项目部在进场前期考察中,发现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崇州部分农民工返乡待业在家,没有经济来源,地震受灾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针对这一现象,项目部各施工单位迅速组织技术部门人员,对当地返乡农民工进行免费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钢筋施工的下料、绑扎、焊接,模版施工的安装、拆除等。  

    “去年上半年,我还在甘肃一家铸件厂当清沙工,后来厂里效益不好就被放回来了,耍了半年。”李文富告诉记者,今年2月,他到“重庆路”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培训,现在已经当起了钢筋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过去在甘肃,一年才拿得到两三千元。”李文富说,“重庆路”的人厚道、真诚,他愿意跟着他们再到其它地方修路。  

    据介绍,如今的“重庆路”已成为了“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基地”。有200多名崇州籍返乡农民工在这里进行了技能培训。结业的近100名农民工,已顺利走上建设“重庆路”的岗位。 

    (记者 文 晶)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