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城市“限塑”追访
发布时间:2008-06-07 | 信息来源:工人日报
上海:超市塑料购物袋用量骤降八成
“限塑令”实施近一周,上海各大连锁超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下降八成左右,无纺布环保购物袋逐渐成为“主角”。
“以往,我们一家超市每天大约需要消耗1万只塑料购物袋,这几天已经降到2000只左右。”联华超市相关负责人孙明说,这家超市目前提供两种规格的塑料购物袋,承重8公斤的中号袋售价0.2元/只,承重10公斤的大号袋售价0.3元/只。
记者注意到,前往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大多自备了无纺布袋、购物折叠车,甚至传统的竹篮子。而在结账时选择购买塑料购物袋的消费者,许多都是还没有习惯,忘了自带购物袋。
来自家乐福的数据也显示,近一周来,超市塑料购物袋的用量明显下降,平均降幅约八成,部分门店的塑料购物袋用量降幅达到九成。与此同时,无纺布、尼龙、牛仔布等环保购物袋的销量逐步攀升。
“限塑令”刚开始执行时,超市免费提供的、用于包装蔬菜水果的连卷袋,一度成为塑料购物袋的替代物,消耗量猛增。这些天,许多超市悄悄采取行动,不仅减少连卷袋的供应数量,而且将其安放在称重台附近,避免部分消费者滥扯、滥用。
(记者 俞丽虹)
福州:手撕袋用量剧增“限塑令”打折扣
“限塑令”实施后,福州各商场超市的塑料购物袋用量明显减少,但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由于未列入有偿使用范围,超市手撕袋用量剧增,可能会引发新的白色污染;此外,目前各大超市提供的新版付费塑料购物袋,其实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袋。而6月1日起禁止使用的那些还未用完的旧版塑料袋,部分流向了偏远乡村。
据当地媒体报道,“限塑”后福州多家超市不到四成的市民选择付费塑料袋。新华都超市有关人士称,限塑以来,几家门店的塑料袋使用量平均降幅达四成。而永辉超市则从原先每天使用30多万个,缩减至10万个左右。
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大幅减少的同时,未列入有偿使用范围的手撕袋等塑料预包装袋使用量却剧增。据永辉集团不完全统计,以前每个门店平均一天要用10卷轴的大规格手撕袋,限塑后提升至13~14卷轴。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郑棣健担心,长此以往,会使“限塑令”的效果大打折扣。他表示,“限塑令”没有对预包装塑料袋进行收费,这必将造成另一白色污染。
(记者 胡善安)
吉林:环保塑料袋规格少制约推广使用
记者近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些超市和农贸市场调查时发现,随着“限塑令”开始实施,塑料袋的使用数量大幅下降,但由于规格太少,环保塑料袋在推广过程中遇到难题。
在长春市桂林路一农贸市场,一家调味品店铺前几名顾客和老板讨价还价。原来,顾客买了100克花椒后认为商家提供的塑料袋太大还收费,十分不划算,便要求商家换小一些的塑料袋。但老板也是一脸无奈,不断向顾客解释,现在的环保塑料袋规格特别少,正在使用的已经是规格最小的。
(记者 宗巍)
北京:限塑令实施一周效果明显
6月1日限塑令在全国生效已近一周时间,记者在京城采访了解到,限塑令实施后作用明显,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
限塑令生效后的第二天,北京市丰台工商分局就开出了首张罚单,岳各庄批发市场被处以1万元的最高限处罚。政府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使得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限塑”声势。
据此间媒体报道,限塑令实行一周以来作用明显。京城的沃尔玛、物美等大超市中的塑料袋使用量都减少了90%左右。沃尔玛宣武门店的收银员告诉记者,现在平均10个结账的顾客中就有6个自己带购物袋的。“有时都不用我们问,顾客就主动说不要塑料袋。”收银员说。
(记者 孙颖 张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