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塑料袋:超市用量减少2/3 农贸市场照常用
发布时间:2008-06-03 |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关注“限塑令”执行
国务院发布的“限塑令”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场挑战市民和商家传统习惯的“消费革命”效果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超市和大卖场:执行情况好
“在平时,从早上8点开门到现在的1个小时内,大概会用200多个超薄塑料袋。”昨日上午9点过,在重百超市学田湾店内,一位收银员一边结账一边告诉记者,昨前天的同一时间,却只卖出了几个收费塑料袋,“大部分市民都是自备口袋。”
家乐福超市提供的数据也是如此。在以往早上9点到10点相同时段内,该超市要消耗1000多个塑料袋,但是昨前天同一时间仅卖了400多个。
一“限”就减,塑料袋用量急剧下降,成了超市方的最大感受。截至昨日下午4点,记者从市内各大超市获悉,各超市没有一例因“限塑令”而产生的顾客投诉,塑料袋用量则比实施之前减少2/3以上。
除了超市,“限塑令”在大型零售商场、书店也得到执行。昨日,记者在精典书店内看到,收银台的醒目处张贴了一张告示:“为了响应环保,本店从6月1日起将不再提供超薄塑料袋。”据了解,在该书店购书50元以上的顾客均可获赠一个环保布袋。
在解放碑重庆书城,这里除了售卖从0.1—0.3元价格不等的塑料袋外,还免费提供牛皮纸包装。
远东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卖场,尽管之前并未使用超薄塑料袋,但“限塑令”实施后,也主动将塑料手提袋换成了可循环使用的纸袋。
农贸市场:超薄塑料袋用得欢
超市里被“限”的塑料袋,在农贸市场却是另一种境遇。
“多拿两个,我这么大一包菜。”昨日上午,一位市民在南坪正阳农贸市场内,向摊主张国文索要免费塑料袋。“我晓得不准用免费超薄塑料袋了,但是其他摊贩都在用,我不用也不行。”张国文说。
在江北观音桥农贸市场,摊贩高国利表示,自己也知道“限塑令”,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购进国标塑料袋,只好继续使用超薄免费塑料袋。在他的摊边,几卷颜色不同的超薄塑料袋格外醒目。
在渝中区学田湾农贸市场,摊贩也在向顾客提供超薄的免费塑料袋。究其原因,不少摊贩反映找不到国标塑料袋的进货地。他们希望,市场管理方能集中组织经营户购买。但市场管理方一位姓吴的负责人对此答复:他们只负责宣传“限塑令”,组织摊贩集体购买国标塑料袋不是份内事。
市民:大多表示理解
“也没觉得不习惯,就是多带一样东西而已。”昨日,市民张先生提着一只绿色的环保袋在家乐福渝中区店购物。据他自己说,早在20多天前,他就开始带着这只环保袋购物了。
“环保袋结实又美观,携带也方便。”正在家乐福超市内购买环保袋的市民赵小姐也这样认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市民到超市购物时都是有“袋”(“篮”)而来。
但采访中,仍有极小部分市民对“限塑令”的实施表现出不理解,他们认为自己备袋很麻烦,而在超市或农贸市场购袋又有被强制消费的感觉。
在农贸市场里购物的市民龚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提着五六样菜,每一样菜都分别用一个超薄免费塑料袋装着。他表示,在农贸市场里买菜往往很多种一起买,又不像超市有提篮可以拿,“如果装每样菜的塑料袋都要收钱,那算到市民头上的成本好高哦。”
厂家:转向生产可降解塑料袋
作为我市最大的塑料袋生产商,重庆联发公司负责人称,从5月中旬开始,超薄塑料袋订单就大大减少,“从占总量的95%降到40%不到。”据了解,6月1日“限塑令”开始实施后,联发公司的超薄塑料袋生产量继续减少,“以后将逐渐把塑料袋的生产重心全部转向可降解型。”
来自市内其他塑料袋生产企业的消息也表明,“限塑令”实施后,超薄塑料袋订单量比平时平均下降了近50%以上,可降解塑料袋成了“香饽饽”。
执法部门:不“限塑”最高罚1万元
“学田湾农贸市场管理方的说法是错误的。”市商委现代流通处负责人称,“限塑令”规定,农贸市场的国标塑料袋应该由管理方统一组织购买,然后再卖给摊贩。这位负责人称,从两日来的执行情况看,大型超市问题不大,但区县的私人小超市将可能成为监管难点。
市工商局人士也表示,已注意到了农贸市场“限塑令”执行不力的情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重点对各大农贸市场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未“限塑”,最高罚款将达1万元。据了解,6月1日当天,未按要求“限塑”的江北区建新农贸市场已接到5000元的罚单。而这也是“限塑令”实施两天以来,我市工商部门开出的首张罚单。
市质监局相关人士也称,目前正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发现生产违规塑料袋的企业,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目 击
增加公共回收设施
方便市民倾倒垃圾
目前市民装生活垃圾主要用的薄塑料袋,一般是从超市、菜场等购物时留下的。“限塑令”实施后,用什么替代塑料袋来装生活垃圾?昨日市环卫局表示,我市将增设公共垃圾回收设施,以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花钱买袋子装垃圾,有点不习惯!”昨日上午解放西路新世纪店里,家住金紫门大厦的张大妈在专业垃圾袋货柜前有些犹豫不决。她表示对国家“限塑令”政策非常支持,“就是觉得无形中增加了支出。”据了解,一种价格中等的垃圾袋,如果每天使用一只,花费约0.16元,这意味着“限塑令”后,每户居民每月的支出将增加5元钱左右。
据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城的袋装化垃圾收集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限塑令”后,一些居民的确有些不习惯,而且多少也增加了生活支出。他表示,为方便市民,环卫部门将加快垃圾回收的速度,增加垃圾回收设施,在小区内增加垃圾桶。另外,他还建议,市民可以购买有盖子的小塑料桶装垃圾,桶盛满后直接倒往增设的垃圾桶内,并用洗过衣服的水清洗后重复使用,这样既环保又节约。
传统超薄塑料袋将集中销毁
“限塑令”实施后,各商场内库存的传统超薄塑料袋去向何处?昨日,记者从各大商场了解到,它们即将被集中销毁。
“我们还库存有1万多元的超薄塑料袋,最迟在本月内将其进行销毁。”重百综合办公室主任孙星介绍,从上周开始,该公司便逐渐将分散在各下属商场、超市的传统超薄塑料袋回收入库。“限塑令”执行后,在重百旗下各超市和商场已不见传统超薄塑料袋身影。
永辉、中北等多家大型超市也称,回收完成后,将对这批超薄塑料袋进行统一销毁。目前,他们正在联系具有塑料销毁、再加工资质的企业。
据了解,这批塑料袋销毁、再加工后可用于其他商品外包装的生产。
焦 点
自制购物袋
昨日,沙坪坝区环保购物袋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在一农贸市场外展出,获奖者向市民介绍自制购物袋的方法。在该区妇联举办的设计大赛中,牛皮纸、旧衣服、旧窗帘等都成了制作购物袋的原材料。 、
(记者 项菲菲、曾智、何骏、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