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上的好口岸成为争夺对象 记者 钟志兵 摄 (资料图片)
连锁店越开越多,在经济型酒店、超市等连锁企业为越来越稀缺的好口岸抢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房屋中介公司却闷声发财,纷纷成立新部门,专职为连锁企业寻找开店新址。近日,记者了解到,我市许多中介公司从去年开始集中涉足此项业务,形成固定客源的,月挣百万很轻松。
一个口岸三个抢挣了260万
据重庆纬联商业地产顾问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该公司得知杨家坪核心商圈内要新修一栋商业大厦,负一楼到5楼的物业将整体出租经营百货,消息一发布,便有三家百货公司找上了门。
A公司系本土一知名百货品牌,从来都是物业公司拉拢的对象,称租金最多出到35元/平方米;B公司是外资百货,和物业合作从来不直接付租金,只采取保底抽成形式;C公司是新入渝品牌。几轮谈判下来,知道有竞争对手争抢,A公司对租金一路让步,最高出到了65元/平方米;B公司前往考察口岸的人员从重庆店店长到西南区老总,再到中国区第二把手,最后连台湾老总也被惊动,率领10多个高管亲自前往考察;C公司则忙着将更详细地经营方案送往物业方接受论证。上个月,经中介公司协调,物业方最终以65元/平方米的价格,选择了经营定位和自己更加切合的C公司。该中介仅凭这单生意,就挣了260万!
月收入上百万很轻松
像这样一个口岸三个抢的情况,近日在连锁业中非常普遍。据悉,从去年开始,我市经济型酒店、沐浴业、超市等进入快速扩张,口岸抢夺异常激烈。据重庆市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徐圣雄介绍,去年我市连锁业新开店速度比前年增长了30%以上,目前全市的连锁门店已累计达到3万家,相当于仅去年一年就新开了近7000家,这么多新店都要选址,争夺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中介公司从去年开始,纷纷新辟部门或扩大原有部门,专职为连锁业扩张寻找新口岸。昨日,记者了解到,像中原、美联等房屋中介公司,目前都有专门的部门专职为连锁企业找口岸,如美联,负责该业务的商铺组员工人数已由七八个新增到了40多个;中原也表示,会在近期扩大该业务部门的规模;而纬联正在酝酿搞“商家联盟”,和有口岸开拓需求的连锁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图谋取代各连锁企业原有的口岸开发部。
据悉,中介公司此项业务的收费标准一般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的租金,据悉,有稳定客源的中介公司,一个月做成四五单生意不成问题,基本上能收入百万元。记者 罗恒
声音 花钱寻口岸褒贬不一
目前,中介公司手里的连锁客户资源动辄上百,多则上千,据悉,其中有30%~40%都属于A类客户,即随时都有开店计划。永辉超市介绍,目前有两三成的口岸都是通过中介寻找的,该超市称,虽然中介收费较贵,但其掌握的资源多,还可以同时对几个口岸进行比较,比超市开发部的几个人天天去扫街找好位置效率强多了。但也有反对声音,如市内一火锅连锁企业曾经从中介公司得到一个新址信息,跑去看时,才知另外两家同行也收到了信息,三家一争,物业方借机把租金翻了番,虽然最终三家都没成交,但该火锅企业老板称,从中介公司得到的几乎都是共享信息,几家一争,租赁价格被人为拔高,自己的开发部寻找口岸虽然费点力,但多数都是悄然进行,可避免物业方借机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