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我们将首次迎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清明节。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清明节会有哪些不同?我们应该怎么度过?这个以前从未有过的“小黄金周”假期,将和春天进行一次怎样的约会?带着这些疑问,近日,本网记者兵分多路进行了一番打探。
130万人踏青扫墓 建议乘公交车出行
清明假期即将来到,根据市殡葬管理中心相关调查显示,3天清明小长假,主城区预计有130万人外出扫墓、踏青。其中,有50万人以上集中在陵园汇聚的南岸区和石桥铺,这无疑会给两地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针对可能出现的拥堵情况,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人、车交通出现严重拥堵时,公安交管部门可能首次采取临时管制措施,限制进入扫墓地区的人流量。
作为市内最大的殡仪馆,石桥铺殡仪馆在清明期间预计将迎来10余万市民。据了解,目前,石桥铺殡仪馆大门外正在施工,从高九路、沙坪坝、石桥铺三个方向进入殡仪馆,都只有崎岖不平的狭窄路段单车通行,几乎没有人行道路。
石桥铺殡仪馆蒋馆长告诉记者,按照往年清明节的情况看,如果一天上万人涌进殡仪馆,势必造成人车拥挤不堪。而馆内仅有的100个停车位很难满足市民需求。他特别恳请广大市民放弃自驾车,乘公交车来扫墓,同时也希望其他社会车辆尽量避开该路段。对于有可能出现的火险隐患,蒋馆长表示,他们之前在和消防总队的沟通中已修复完毕一些隐患点,殡仪馆也添置了一些防火设备。此外,清明期间,消防总队还将加强对殡仪馆的协助工作,保障市民安全。
南岸区因为其天然的山水环境地势成为了众多殡仪馆的首选,据统计,这里聚集了包括江南殡仪馆、南山福座、南山龙园在内的8家经营性公墓,清明期间预计有40万人前往扫墓、踏青。然而,崎岖不平的南山路也是重庆著名的“堵点”之一。
以江南殡仪馆为例,因为四公里上南山的盘山道路蜿蜒曲折,平日就经常出现堵车,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去往南山的赏花人群也是蜂拥而至,加之上新街至一棵树路段正在施工改造,堵车更是成为“家常便饭”。江南殡仪馆馆长郭银华表示,从四公里到殡仪馆有不少短线车,希望扫墓市民最好乘坐公车前来。
坐落在南山凉风垭附近的南山龙园是我市的一家大型经营性公墓,该公墓建议:在龙黄公路交通出现紧张情况下,自驾车市民可走经渝黔高速在茶园口下道,然后从长生镇倒回6公里左右,即可到达南山龙园。
除了建议错峰祭扫,市殡葬管理中心还建议:市民可选择利用鲜花祭扫、网上祭扫、举办家庭追思会、种植纪念树等形式祭奠亲人,移风易俗,努力营造文明祭奠的社会氛围。
踏青短线游受市民热捧。 陈琦 摄
旅行社:清明“短线游”唱主角
今年清明节又多了一个称呼——“小黄金周”。3天小长假让市民似乎多了一些想法,有人做好了赴外地祭扫的准备,有人则打算将扫墓与春游结合在一起,旅行社也来插上一脚——推出短线游,欲借这个小长假赚上一把。
“今年清明出游因为时间仅3天,所以主要是推广重庆市内游和周边临近城市游。”重庆海外旅行社总经理唐煌说,清明节旅游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川西和长江三峡等临近景区点,即使是长线游也是就近选择路线。
与重庆海外旅行社类似,对于即将到来的首个“小黄金周”,重庆各大旅行社都推出了短线游,行程大部分都集中在2至3日。其中,潼南观油菜花、九龙坡走马看桃花、彭水轻漂阿依河、成都石象湖赏郁金香、宜宾逛蜀南竹海等成为了重庆各大旅行社极力推荐的踏青路线。
商场促销:犹抱琵琶半遮面
3月31日,记者在走访重百、新世纪百货时发现,各商场、超市对小“黄金周”还多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阶段,促销活动并未像以前7天大假来的火爆和激烈。
在重百超市解放碑店,记者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清明节的促销活动,“目前还没有任何有关的清明产品推出。”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但记者在电话采访重百超市连锁总公司时,一名叫汤玲的策划人员告诉记者,她们已在着手有关清明的促销策划,但得等到4月3日至4月12日这段时间才会推出。
“我们今年的主题是‘春茶蜂蜜香四月,踏青商品总动员’。”汤玲告诉记者,从4月3日起,重百超市各店将开辟一定的清明购物专区,集中推销纸杯、红酒、水果等祭奠特用商品,同时还将为广大客户提供“满28元送茶叶”、“满48元送蜂蜜”等形形色色的促销服务。“因为这段时间正好是出蜂蜜和茶叶的好季节。”汤玲说。她特意向记者解释,所有的“清明节”全都称谓“踏青节”。“‘清明’称呼不吉利,所以干脆借市民扫墓外出踏青的打算,直接包装成‘踏青节’。”
记者随后就“是否推出有关清明节的促销活动”咨询了永辉超市观音桥店,超市一位主管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接到任何的促销通知。”这位主管称,因为去年家乐福踩踏事件的影响,超市对促销活动显得十分谨慎,但不排除“推出促销活动”的可能性。
安心回乡祭祖 旅程不再匆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们对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有着浓浓的情愫,清明节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是很多人的情感需求。不少人表示,今年清明节有三天假期,期盼回乡祭祖的人们将可以安心踏上回家的旅程,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过得匆匆忙忙。
在重庆工作的蔡玲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黔江,按照老家的风俗,给逝去的老人上坟必须在清明当天,但由于往年清明节不放假,扫墓只能选择节前或节后的双休日,今年有了假期,一家人准备在清明当天去扫墓,好好地尽一下孝心。
“对我们来说,清明节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祖籍四川乐山的宁浩有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宁浩说:“清明节那天,整个家族的人都要聚到一起,按长幼次序祭祀先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而重要的日子,今年有了三天假期,我们不用再为无法请假而烦恼。”
家住沙坪坝区土湾村的徐阿姨告诉记者,由于老伴去世比较早,她在每年的清明节都倍感孤独和伤感。“不过今年好了,有了法定休假,在成都工作的女儿也会回来,和儿女们一起过感觉会好些,所以我天天都在盼着节日早点到来。”徐阿姨指着厨房已准备的蔬菜和鱼肉,高兴地告诉记者,“感觉今年的清明节像过年一样,到时候,我做点孩子们爱吃的东西,她们高兴了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在重庆儿童医院工作的张医生表示,由于平时要照管孩子加上工作太忙,几乎很少回去看望父母。“今年清明节可以休假了,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多和父母聊聊天。另外,正值春天大好时光,我还要和二老去近郊的田野转转,让他们好好散散心。”张医生认为,清明节的真正含义并不在于对已故亲人的隆重祭扫,以前“纸灰满天飞”的境况早该改变了。“我觉得只要心里默默祷思就可以了,形式并不重要,作为子女的,最应该做的就是给健在的亲人多点安慰,常回家看看。”
“我最盼望清明节放假了,因为到时候就可以好好睡个囫囵觉了。”在网站工作的刘小姐告诉记者,由于他工作很忙,平时大多时候是晚上12点睡觉,早上五、六点起床,“今年的三天假,我已经安排好了:睡觉、看电视、逛商场。我要尽情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时间,睡到自然醒!并且还要疯狂购物,慰劳一下自己!”
清明是否注定要悲伤?
在记者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在情感上遇到这样的难题:清明节,我们是应该沉浸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氛围当中,还是应该以“先悲后喜”的方式过节呢?倘若怀着沉痛的心情度过3天假期,是件痛苦的事,但如果扫完墓,就可以轻轻松松去玩,会不会是对逝者的不敬呢?
“让我在清明节去游玩,悲喜两种心情实在难以协调。”市民李桂渝说,清明节就是缅怀故人的日子,是很严肃的,不应该和 “踏青”、“春游”这些字眼联系起来。而市民陈女士则认为,扫墓不一定非要怀着悲痛的心情去,全家人一边游玩一边去扫墓很值得一试。
家住融侨的退休干部蒋庆汉则认为,从唐朝开始,清明节除了祭扫外,还出现了斗鸡、踏青、放风筝、洒扫清洗等民俗活动,但现代人却仅知扫墓,未免显得单调,实际上完全可以学学古人的做法,丰富清明节的内涵。
(吕雯雯、陈琦、彭国威、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