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来临,新世纪百货、苏宁电器、永辉超市等主城区30余家大商场、超市,昨日在市物价部门组织下集体承诺:规范自身价格行为,绝不乱涨价,不以任何手段玩“价格游戏”。
市物价局同时披露了一些不法商家非法牟利的方法和手段,提请市民注意防范——
不明码标价逃避监督
上周,市民王女士向本报热线反映,某地下商城销售的皮鞋,看不到价格标签。而皮鞋究竟产自何地,质量如何,根本无从知晓。
市物价局有关人士介绍,这是典型的不明码标价行为。
虚构原价和虚假降价
市物价部门曾查获类似案例。某某商场男装品牌专柜,一名男模身上穿的西服标有“特价”促销字样,上面写明“原价6800元,现价3000元”。物价检查人员要求柜员出示原价6800元的销售记录,对方却无法出示。
事实是,该品牌西服从未卖过6800元的价格,虚构原价纯属误导消费者,属于价格欺诈。
串通合谋 制订所谓统一价
今年8月,巴南区李家沱地区10余家火锅店,张贴同一内容的告示,其内容称:在同一时间统一加收10元锅底费。
市物价局调查后明确叫停了这一串通合谋涨价行为。
囤积居奇 哄抬市场价格
今年7月,我市某区县粮油价格猛涨,老百姓之间流传着“粮油还要涨价”的传闻。
经物价部门调查,原来是个别不法商家故意散布谣言,趁机哄抬粮油价格,从中获取非法利润。
车票景点门票等擅自提价
今年上半年,交通票价投诉成为12358举报电话的一大热点。最突出的问题是,近郊一些区县的中巴车和面的,乘客即使是中途到站下车,也必须购买全程票。
物价部门称,这样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变相涨价。
售卖车船票强行搭售保险
12358价格举报中心常接到类似投诉,有的车站出售车票时,不主动询问旅客是否愿意购买保险,直接将保险小票订在车票上一并出售。如果乘客对此提出质疑,售票员才将保险费退还。
(何昌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