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被港资瞄准拟两年后在港上市
发布时间:2005-09-30 | 信息来源:福州晚报
“永辉”拟两年后在港上市,融资额约3~5亿港币
本报讯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代表团此行对福建所推荐的拟上市企业均感兴趣,但香港金融的巨头们却在实际考察中对福建永辉集团表示更多关注。永辉集团董事长助理翁海辉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永辉未来的规划是,争取2007年或2008年在港上市,融资金融约在3~5亿港币。
据翁海辉介绍,永辉集团融资的用途主要是物流配送、农业基地和商业网点三大块。目前,永辉集团正在通过香港投资机构,了解上市的程序、条件等,估计明年可正式启动上市程序。翁海辉透露,此次香港代表团来访之前,已有多家投资公司对永辉表示了极大兴趣,其中一家投资公司年初造访两三次,希望达成合作意向。
记者了解到,永辉集团一边着手准备在港上市,一边加紧寻找投资伙伴。翁海辉告诉记者,永辉集团寻找投资伙伴主要把握两点:一是纯投资性;二是寻找与永辉一样的零售业大型知名企业,强强合作。但不会寻找麦德龙、沃尔玛等经营模式与永辉差异度大的零售企业。
昨天下午,香港金融巨头们实地考察了永辉集团,并在该集团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向集团董事长张轩松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针对金融家提出的“外国超市经营生鲜食品是为了吸引客流购买日用百货等商品,而不是靠经营这类食品赚钱,永辉的经营模式与它们相比有何不同?”张轩松说,在永辉集团2004年20亿元的总销售额中,生鲜食品占55%,而日用百货、服装服饰分别仅占35%、10%。永辉经营生鲜食品不仅会赚钱,而盈利相当可观,这主要是因为永辉走的是规模化道路。比如今年夏季,永辉集团50多家超市最多一天销售龙眼50吨,以0.5公斤赚0.1元计算,这一天永辉光卖龙眼就赚了1万元。永辉目前已创造出一种能够赚钱的好模式,通过到香港上市进行融资,可以推动永辉更快更好地发展。
(本报记者 贾婕 陈长森 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