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Cindy王鸿德:参与土洋超市角力好戏
发布时间:2004-12-10 | 信息来源:东南快报
感言
中国的羊圈非常大,狼再放进几匹也没问题。
———百安居中国区总裁 卫哲
先进的管理系统、迅捷的物流配送,都可以用钱买到,但当地文化和公司文化的紧密融合千金难买。
———沃尔玛中国区总裁 张嘉声
不少城市出现的外资零售企业对本土企业形成压力的问题是各地急切引进外资的结果。龙解释,零售超市是低毛利企业,不应该在商业最繁华地段,但是,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往往会给“超最惠国待遇”,让本土企业面临不平等待遇。
———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雪花、圣诞树、慈爱的圣诞老人———早在11月底,福州沃尔玛的服务员就戴上了圣诞小红帽,再过几天,迎宾员的问候语不再是“您好,欢迎光临”,而是“圣诞快到了,欢迎光临”。作为公司事务经理,Linda却仍为筹备圣诞晚会而忙得不可开交。
不止是超市,建材超市今年也要“搭上圣诞老人的雪橇”搞圣诞活动,百安居的Cindy正忙着策划“建材特色版圣诞促销”。
王鸿德最近也不轻松,作为国美电器福州区总经理,正为筹备仓山店在圣诞节前后开业而忙碌。王鸿德多少有点留恋在沃尔玛家电采购部工作的日子,至少那时压力不会这么大。当时Cindy也还在沃尔玛,和王鸿德算是“隔壁办公室”的同事。
洋节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渐渐融入福州市民的生活
应该说,筹备一场晚会是件很辛苦的事,但Linda却很是兴奋。2002年,Cindy组织那场6000多人参与的露天晚会时,还不得不改头换面以“新年晚会”的形式出现,因为当时担心有人忌讳“圣诞节是洋人的节日”,现在Linda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这几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渐渐融入福州市民的生活。对消费者来说,多了一个快乐消费的借口;对商家来说,多了一个刺激销售的理由。然而,“洋节”盛行给我们带来的,似乎远远不止这些。
“中国人是含蓄的,爱,却不好意思说出口。没关系,你可以把想对母亲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写在字条上,沃尔玛的员工来帮你传达。”Linda谈起今年母亲节的创意,至今很开心。她相信,用不了太久,咱们中国人也能够大大方方地告诉母亲:我爱你。
是的,改变总在悄悄进行。三四年前,跑到超市买一把青菜,绝大多数福州市民可能连想都不敢想,但今天,他们确确实实就这么生活着。早些时候,商场如果能够承诺“包退、包换、包修”,就算是服务到家了。而现在,还有哪家超市会去叫卖“瞧一瞧,看一看,我们实行‘三包’啦”呢?事实上,早在2002年,福州市民已经慢慢接受了超市的新业态。据当年9月16日城调队的调查数据,65%的受访者表示超市更方便,84%表示超市物品便宜,78%表示超市宽敞、舒适、秩序良好。
Cindy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2000年7月大学一毕业,Cindy进了福州沃尔玛,现在可以说福州市民已经离不开超市了,今年5月底,她又来到百安居,参与福州黎明店的筹建。百安居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驻福州,据说与市民已经习惯到超市购物有直接联系,“既然你可以接受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到我百安居选购建材的方式”。
而在王鸿德的眼中,百安居带来的影响,与一年前国美的进驻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说,“国美来了,家电广告多起来了;百安居来了,建材广告多起来了。”一年前,大家买家电都往百货、大利嘉城甚至超市跑;一年后,80%以上的市民选择了国美、苏宁、永乐。正是因为竞争,福州的家电价格一年来平均下降了20%以上,福州市民至少省下了3亿元。
学艺
“狼”来了,让我们有机会得以近距离地观察“狼”的习性,学习它那超强的本领
“早在加入世贸之前,‘狼’已经被引进福州来了。” 王鸿德说。“狼”来了,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狼”的习性,学习它那超强的本领。沃尔玛、百安居、麦德龙的进驻,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一所学校就设在家门口”。几年前,要学点东西,非得花上十天半个月飞到国外去考察不可,现在随时都可以了。
Linda对此感受颇深。刚进沃尔玛时,很多制度对她来说都很新鲜,比如,员工在上班时间干私活,叫“偷窃公司时间”,原则上,个人电话通话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据说,沃尔玛设有一个部门叫“防损部”,就是要“防止任何形式的损耗”,像“偷窃公司时间”之类,也归属于防损部管辖范围。福州的本土企业学得很快,不仅是超市甚至连一些酒店,现在都已经把“保安部”改名为“防损部”了。
而Cindy则对“自有品牌”感触最深。百安居拥有“百安居”、“百丽彩”、“超惠”三个自有品牌,沃尔玛则有十几个,而今天,永辉超市也已经拥有“永辉牌水饺”、“轩辉牌酱油”,甚至中榕眼镜也拥有了“中榕牌眼镜”,Cindy认为,“自有品牌”这个概念正是外资零售企业带来的。
然而,既然向人家学艺,做“学徒”的难免要受点气。在向外资零售巨头学习的同时,福州本土零售企业也不得不承受其带来的竞争压力。据福州市城调队早在2001年7月的调查表明:市区80%小型零售商的生意受到“沃尔玛”“麦德龙”等大超市的影响, 过半小型零售商营业额降幅达50%以上。
至2001年底,沃尔玛已经在福州开了3家门店。没几个月,2002年1月,大华都退出福州零售业;8月,华榕超市黯然离去;11月,和信家关门歇业。2002年因此被喻为“超市倒闭年”。
然而,同样是2002年,又被喻为“农改超年”。Cindy仍记得,2001年12月,李岚清副总理参观山姆会员店,充分肯定这种新兴业态的同时,要求福州市加大“农改超”力度。2002年福州市政府拨款1000万元支持“农改超”工作。以永辉、超大为代表的本土超市纷纷加入“农改超”行列。
回归
从外资企业回归,既见识了“狼”的真功夫,又了解了“狼”的什么地方可能水土不服,这些人才回到国内企业后,往往能独当一面
借着“农改超”的东风,本土超市得到快速扩张。但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譬如,外资企业习惯互相叫英文名,这可不是“崇洋媚外”,Cindy解释说,是为方便“直呼其名”,因为外资企业里不时兴称“某某总”的。Cindy很感慨,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即使压力再大、心情再不好,在员工面前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外企的企业文化尽可能做到尊重个人。据说,当你有意离去时,沃尔玛会进行挽留面谈,如果你执意要走,沃尔玛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阻挠。王鸿德指出,这种做法的厉害之处在于,对沃尔玛来说,少了一名员工,但多了一位忠实的顾客,而且这位顾客又将影响着他的家人、朋友及邻里。
出自沃尔玛的王鸿德相信,沃尔玛、百安居、麦德龙这些外资零售业巨头在福州目前仅停留在试水阶段,还远远没有发力。“就好比一艘航空母舰,首先必须保证航向上不能有偏差,而一旦方向确定了,它的惯性和加速能力都是惊人的。”
王鸿德举沃尔玛的例子来说明。自1996年进驻大陆以来,近5年后,2000年年底大利嘉店还只是第9家,1年后2001年年底长城店已是第13家了,而接下来短短3年时间,现在已经扩张达到42家了。至于百安居的扩展速度则更快。王指出,12月11日全面开放零售业后,对这些巨头,非省会城市也将“不设防”,沃尔玛已经在泉州、漳州秘密选址,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某些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发起了反攻。业界有种说法,家电卖场进入福州一年来,山姆会员店的家电销售额下降了近1/3,这也许是沃尔玛“放走”王鸿德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竞争正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据有关材料显示,福州市政府引进外资零售业“提前入世”,一方面试图引入竞争,促使本土零售业走上联合兼并的道路;另一方面是希望福州本土商品有更大机会进入其分销系统,通往全球。
今天回头看,永辉超市越做越大,东方百货越做越精。至于本土供应商,据了解,百安居500多位供应商中有近1/3是本地的,自8月中旬开业以来,本土供应商在百安居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万元。此外,沃尔玛已与包括福州在内的2万多家供应商建立了联系,去年在国内的采购金额达到150亿美元,今年预计会突破180亿美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欣赏沃尔玛模式的王鸿德,却在去年夏季被国美电器挖走出任福州区总经理。谈及离开沃尔玛,王鸿德却不得不抱怨“沃尔玛的制度太健全了,你只要按照规定的去做就行了,不需要也没空间让你去创新”。王鸿德觉得“有劲儿使不上”的时候,国美提供了一个平台。“一年时间,看着五六家门店开起来,看着几百上千名员工成长,看着几亿元的业绩在手中创建,很有成就感”。
像王鸿德一样,从外资企业回归,既见识了“狼”的真功夫,又了解了“狼”的什么地方可能水土不服,这些人才回到国内企业后,往往能独当一面。
(本报记者 钟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