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中理性面对农贸市场改超市
发布时间:2003-06-26 |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近一个时期来,南京不时有“农贸市场大规模超市化改造”的传闻,在人群中引起不小的震动。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农改超”后蔬菜是否仍会像农贸市场的一样新鲜,菜价会不会上涨;包括菜农和菜贩在内的经营者们关心的是,“农改超”后进场费用会不会抬高,摊位费会不会承受不起;市场管理者最关心的则是,“农改超”后市场能否经受得住竞争的考验。
“农改超”是发展方向,但不可能一蹴而就
“农改超”并不是新话题,南京市分管“菜篮子”的副市长蒋裕德早在两年前就提出,南京将视需求与可能,鼓励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实行超市化经营。南京市商贸局副局长周益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指出,必须理性面对“农改超”。因为,“农改超”只是一个发展方向,必须与城市发展水平、生产流通状况,特别是要与市民有支出能力的现实需求相适应,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种认为一夜之间,南京就要实现“农改超”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目前南京的“农改超”尚处于破题阶段。
事实上,南京市正在致力推行的是对全市170家农贸市场全面提档升级,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可以进行业态创新,向“准超市化”和生鲜超市方向发展。与此相适应,各农贸市场可以根据业态形式对号入座,分别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统一管理、区域经营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三种经营管理模式。政府要做的是搞好规划、服务、指导、协调等工作,培育市场经营和经营市场的主体,而不会直接插手具体经营事务。
今年“农改超”试点进展顺利
南京市“农改超”的进度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据南京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童仁才介绍,今年全市在促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的同时,进行“农改超”试点,也支持一些新建的农贸市场一步到位建成标准化生鲜超市。目前,巨鑫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正对建邺区利虹农贸市场按生鲜超市标准进行改造、装修,预计7月上中旬可开业,这将是全市首家完成“农改超”的农贸市场。另外,南京市蔬菜公司在丹凤街新寓、瑞金新村等社区,正在建设3—5家单店面积500平方米左右的便民生鲜超市。
备受关注的朝天宫农贸市场5月底完成提档升级后,已初显“准超市”端倪。据介绍,改造一新的该农贸市场经营面积2400平方米,引进了“苏食”、“雨润”、“严记肉类”和“三友”、“王氏”、宏图蔬菜等6家知名企业,六合雄州无公害蔬菜产区的农民也已进场,这使品牌专营区面积达到了500平方米,且每家摊位的生意都十分红火。这充分说明市民对农贸市场超市化经营的认同。
不必担心“农改超”后会导致菜价上扬
“农改超”后,菜价会不会上涨呢?市民大可不必担心。在国内“农改超”已先行一步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福州市,进入超市化经营农贸市场的蔬菜和农副产品,比传统农贸市场上的价格要低8%左右。
“农改超”能否成功,关键看价格。正在把利虹农贸市场改造成南京首家生鲜超市的“巨鑫”公司老板姚宁陵,原在白云亭市场做蔬菜批发生意,拥有稳固的供货渠道、生产基地和运输车队,还高薪聘请了福州“永辉”公司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他对将要开业的超市充满信心,认为只要把公司的规模经营优势发挥出来,改造后的“利虹”各类生鲜商品平均价格肯定会比其它农贸市场低,再加上超市化的购物环境,不怕市民不进来。至于未来价格的定位,新“利虹”的目标是:“给周围居民加一级工资”。
(作者:陆剑 修铁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