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包装蔬菜,离我们不远
发布时间:2002-11-11 |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常去超市的李女士在蔬菜柜台看中了“北岭小杂”牌白菜,虽然价格比农贸市场的贵了两三角,但她认准了这个牌子。这不仅因为包装袋上的绿色食品标志让她吃得放心,还因为袋子里的白菜确实品质细嫩、口感清甜。

  柜台的售货员告诉记者,包装后的蔬菜都经过了农药残留检测、分级、保鲜等一套完整的程序,质量完全可以放心。自从去年“北岭小杂”包装上架、打出牌子后,很快得到了顾客认可,今年销量一下子增加了10倍。

  在福州各大超市,越来越多的蔬菜像“北岭小杂”一样穿上了漂亮外衣。从原来蔬菜沾着泥土拉到市场,到穿上新衣进超市、打品牌,榕城人正经历着蔬菜消费观念的大转变。

  在永辉超市象园分店的蔬菜柜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各种蔬菜都套上了打着菜名、产地、价格的袋子。店长介绍说,两个月前永辉超市开始将蔬菜包装上柜,所有蔬菜在凌晨3点拉来后,都是先检测农药残留,合格后再分类包装、标价。包装后的蔬菜价格不仅没有升,有的反而下降,因为包装能减少损耗,顾客也因少了过磅、计价时间更感方便了。目前,永辉超市的其它分店也在推广包装蔬菜。

  据介绍,永辉的蔬菜包装走的是大众化、平民化的路子。而更早搞蔬菜包装的超大集团走的是中高档路子,他们不仅采用真空包装,还实行蔬菜分级,保证上柜蔬菜高档次品质。据超大集团加工部负责人透露,他们今年计划上大型加工厂项目,扩大包装范围。这位负责人表示,包装肯定会增加成本,但增加的幅度不大,大部分的顾客能接受这种高品质的蔬菜。

  无论是永辉还是超大都认为,蔬菜包装是必然趋势,是超市上档次、上品牌的必由之路。

  “土”、“洋”有番较量

  蔬菜包装不仅扮靓了蔬菜,更是一场“土蔬菜”与“洋蔬菜”较量的前奏。

  数年前,包装精致的进口水果长驱直入,价格比本地产水果高出好几倍仍一路畅销。当年的“土”、“洋”水果之争会不会在今日蔬菜市场重演呢?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程保鲜的“洋蔬菜”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由于国内保鲜贮藏、包装能力严重不足,蔬菜市场“挤破头”的短期销售现状,不仅使价格难以“坚挺”,而且也难以与“洋蔬菜”进行长期的市场对垒。为此,福州市自从前年开始蔬菜评优后,就着手推广蔬菜包装。前不久刚刚举办的蔬菜商品包装展示会,就是意在推动蔬菜包装化的进程。

  福州市贸易发展局蔬菜流通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治理餐桌污染备受百姓关注,蔬菜包装可以改变无产地、无标志、无包装和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的状况,促使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重视质量,从而杜绝污染。而一些超市为了降低成本,直接与蔬菜生产基地对接,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蔬菜的鲜度,还使生产者和销售者互相制约,共同维护自己的蔬菜品牌。

  专门从事蔬菜包装的绿苑农业开发公司经理林忠凯在谈到推广包装蔬菜时,说了一个问题。他们发现本土超市对价格更为关注,有的超市以低价菜招徕顾客,不接受包装后价格略高的蔬菜,影响了高品质蔬菜的推广。而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外资超市就十分注重菜的品质,虽然沃尔玛的菜价比外面高了30%─40%,但销量仍较大。

  林忠凯称,在福州,购买高品质蔬菜的顾客群体已形成。比如土豆,没包装时每公斤0.8—0.9元,沃尔玛要求绿苑提供精心挑选、包装的一级土豆,售价达1.3元。上架后,销量从原来的5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面对活生生的事实,相信本土超市会从中受到启发。(作者:胡兰芝)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