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都被隔壁超市拉走了!”在福州斗池路农贸市场经营油、盐、糖、醋等调味品的商贩陈大姐最近生意不好,原本每月都有近两千元进项,这个月骤减了五、六百元。她说,市场里的其他商贩生意也都大受影响。
上个月刚开业的永辉连锁超市距离斗池路市场不到三百米,是福州民营企业永辉超市开设的第三家农贸超市。永辉超市以经营餐桌食品著称,鸡鸭鱼肉、生猛海鲜、蔬菜水果、包点熟食、冷冻食品等无所不包。“我们市场有的超市里都有。”陈大姐一提超市就叹气。
走进永辉超市,感觉确实不同:七千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明亮整洁,人山人海的场面更是斗池路市场无法比拟的。标准的超市运作方式,使烦人的买菜变得很轻松:既不用费口舌讨价还价,也无需抓着一把零钱找来找去。
永辉农贸超市被福州媒体称为农贸市场的“终结者”,超市开张之日往往就是周围菜市场“遭殃”之时--这家新超市开张后,周围二、三公里内的四、五家农贸市场都感受到了冲击。
福州时下与菜市场抢生意的还不仅一个“永辉”,外资超市“沃尔玛”、“麦德龙”和本土超市“华都”、“华榕”都十分注重“菜篮子”食品的经营,超市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食品超市的“杀手锏”是低廉的价格和令人放心的质量。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林女士精于持家,她说,超市食品的价格一般都会比比菜市场低,很多品种低百分之十到三十,有的品种甚至便宜一半以上。林女士现在花在买菜上的时间比以前少多了,一般周末到超市集中采购一次,平时只到农贸市场零星买点蔬菜。
一位业内人士说,超市食品的价格优势得益于大宗采购,薄利多销,保证超市食品质量的则是售假的高成本:“如果商贩卖注水肉,抓到了大不了被没收罚款;如果是超市卖假货丢了信誉,投资者可能倾家荡产。”
食品超市的红火甚至惠及房地产业。位于杨桥西路的“世纪佳源”、“碧水源”两处楼盘位置较偏,但地处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对面,销售形势看好。
今年以来,福州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大商场有的关门歇业,有的苦苦支撑,但经营餐桌食品的大型超市却生意红火,显示福州超市间竞争的“战火”正从日用品、服装鞋帽向餐桌食品蔓延。 ((记者 毕永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