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超市化连锁进社区
发布时间:2001-07-19 | 信息来源: 福州爱喜城市网
清晨6点多,来到永辉西门农贸超市,只见收银台前已排起条条长龙,顾客有序地付款、取单。在10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商场里,一排排整齐的货贺上摆放着蔬菜、水果、鱼肉、干货等10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商品,琳琅满目。从商品的种类看,这是个普通的农贸市场;而规范的标价签、电子收银设备,衣着统一的服务员,冷气充足的中央空调和整洁有序的环境,又让人觉得这分明是一个现代超市。
一位排队等候付款的小姐告诉记者,自从永辉农贸超市开业后,附近两个农贸市场她再也不愿意去了。这家超市的购物环境好,价格低廉,食品种类比农贸市场还要丰富,而且安全卫生。
“永辉”最早于2000年7月在福州屏西新村门口开设农贸超市,一炮打响,尝到甜头后,又于当年11月在西门开了第二家。目前,“永辉”在屏西、西门的两家农贸超市抢去了周边农贸市场的大部分客源,成了传统农贸市场的“终结者”。
由于“永辉”一打“农贸超市”牌,二打社区牌,所以同咄咄逼人的洋超市、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本土连锁超市基本实现错位经营。“永辉”的经营、管理包括硬件配套,完全采用现代连锁超市的模式,具有摊位租赁式经营的传统农贸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销售品种上,又努力做足“本土化”、“传统化”文章,除了常规生鲜食品,加大肉包、肉馅、鱼丸等地方特色小吃的经营,“攻”洋超市之“短”。永辉农贸超市的选址一般在居民区附近,与大卖场、洋超市相比,明显占得地利之便,“锁”住相当一部分本要外出购物的顾客。为了在价格上掌握主动权,“永辉”80%的商品直接从产地进货,以降低成本。同时,“永辉”采取现金结算的方式,从供货商手中得到与大卖场同等甚至更低的折扣,使自己在价格竞争中更有优势。
永辉农贸超市不仅让市民感到方便,也让管理者省心。负责管理永辉西门超市的杨桥工商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管理一家传统农贸市场,每天需要五六名管理人员到场内巡查;而对永辉超市,只要两名管理人员每星期巡查一次就够了。工商所每月接到消费者对农贸市场的投诉至少有两三次,而永辉西门超市开业半年多至今只接到一个投诉,而且很快就得到解决。
“永辉”的负责人张轩松介绍,他们打算迅速扩张农贸超市的数量,目前已着手黎明和王庄两个点的准备工作。在农贸超市达到一定数量后,“永辉”将突出发展自己的农副产品基地(即无公害蔬菜、水果和养殖基地),以销定产,实现产、购、销一体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