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福州试点农超对接 高成本成推广最大制约因素
发布时间:2012-07-14 | 信息来源:人民网
细心的福州市民陈阿姨逛超市的时候发现,许多水果、蔬菜、肉制品都多了个“农超对接”的标签。商务部、财政部日前开展2012年度农超试点工作,福州市名列全国13个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农超对接”鲜在哪?
农超对接是指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向农产品基地直接收购鲜活农场品。农超对接在福州早不是新鲜事。
据永辉超市董事长助理翁海辉介绍,“10年前,永辉超市就采取‘基地直采’方式从福州周边向种植大户直接采购蔬菜、水果。”
无独有偶,新华都也于2007年开始了农超对接。“成本减少了10%”,新华都营运部李经理表示。万嘉的农超对接也开始于2009年。
人民网记者从福建省经贸委获悉,本次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农超对接试点,是指年总产值200万元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直接收购鲜活农产品,并组织配送到门店销售的流通方式。
“每年年初的时候,超市就会和农村合作社、农业生产型企业进行洽谈,把全年大概种植、养殖生产品种、数量告诉超市,超市根据需求下订单,批量生产,做到心中有数。”永辉超市叶经理介绍说,“我们给农民的价格比市场上稍高些,但是省去了中间商,还是有赚的”。相比从单个农户收购,这种“超市——农村合作社”的模式具有“采购规模大,成本降低明显;合同期限长,货源相对稳定”的特点。
对于农超对接超市,陈阿姨的感受是,“老一辈之所以喜欢逛市场,是因为市场可以讨价还价。现在不一样了,超市的菜比市场更便宜,特别是节日的时候,菜市场有些菜价格疯长,超市的就不会那么贵,还干净新鲜”。
农超对接的瓶颈何在?
新华都相关人士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物价上涨,较高的物流、税收、人力等成本成为农超对接发展的制约因素。
家乐福超市一工作人员说,现在苹果、桃子、提子、橙子等都是农超对接的,苹果从济南运来的,橙子由南平运,“有些水果才卖9毛多,赚的还不够运费”。
“不做了”这是记者采访福清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时得到的答案。据了解,福清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是沃尔玛公司在福建省首个蔬菜农超对接基地,作为吃螃蟹的第一人,如今却不再吃了,“沃尔玛需求量不大”成了主要原因。
目前,天源现代农业拥有种植基地3500多亩,有种植户1000多户。据天源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蔬菜的收购、清洗、加工、包装到运输,每个环节天源都必须配备专职人员,每天的运输费、人工费单单运到一个沃尔玛店都在三四千元,而沃尔玛的订购量有限,带来的利润远低于这个成本。
记者了解到,此次福州列为全国农超对接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试点企业建设改造与其农超对接相适应的专业生鲜配送中心和产地集配中心,改造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区。支持资金与试点企业农超对接交易额挂钩,且不得高于试点企业符合支持方向的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改造投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