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周二任命高福澜担任沃尔玛中国CEO。前不久他刚被任命为沃尔玛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高福澜和前任不一样的是,他没有在华履历,而在他获得这一任命的时候,公司正面临着一些只有在中国才存在的挑战。
但分析人士说,任命高福澜担任沃尔玛中国CEO说明沃尔玛现在重视西方经商模式。高福澜是新西兰人,2011年10月加入沃尔玛之前是澳大利亚零售企业Woolworths Ltd.的超市业务负责人。去年秋季因监管问题辞职的沃尔玛中国前任CEO陈耀昌则来自香港。
北京独立零售业咨询师田冠勇说,很明显沃尔玛认为自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他们希望令在华业务重回轨道。他说,预计高福澜会让沃尔玛中国同公司位于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尔(Bentonville)的总部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分析师说,现年50岁的高福澜将把工作重点放在重塑沃尔玛在华形象上面。
另据预期,他还将推出一项战略,根据这个战略,沃尔玛计划在当前370家门店的基础上继续扩张,把门店开进规模比北京、上海更小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统计学家预计,到2025年,人口100万的此类城市将有大约200座。
虽然沃尔玛的低成本商业模式在美国奏效,但零售业观察人士对于该模式是否会在中国获得成功持怀疑态度。在中国,小本经营的夫妻店与顾客之间有着特别的打交道方式,并且很多中国企业并不遵守跨国零售商必须遵守的限制规定,而这些规定增加了运营成本。目前,这些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已经面临着劳动力和房地产成本上涨的压力。
元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零售分析师Tsai Hsinyi去年估计,沃尔玛在中国的利润率为销售额的2%至3%。这种低利润率(零售业一般都如此)意味着增加销量至关重要。但想做到这一点,在中国比美国要难,因为在美国的大型超市版图内沃尔玛占据着主导地位。
据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统计,按市场份额计,沃尔玛是中国第二大超市运营商,仅次于法国和台湾合资的高鑫零售有限公司。高鑫零售在中国拥有欧尚和大润发两个超市品牌,店面总计200余个,2011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大增24%,至337亿元(合53亿美元)。
渣打集团有限公司驻上海分析师闫勇说,高鑫零售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因而获得了领先优势。高鑫零售的中国超市经理可自行确定其超市所售产品的种类和定价,从而迅速做出决定,而沃尔玛超市则更多地由中国和美国总部来管理运营。
沃尔玛说,该公司的中国超市经理全部是中国人,还说专门对中国沃尔玛超市进行打造,以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例如,中国西部省份云南的沃尔玛超市就出售中国西南部地区出产的普洱茶,而中国南方的沃尔玛超市则出售盐口凤爪,这是一种港式特色小吃。
沃尔玛说,在中国开店时间超过一年的沃尔玛超市去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加了6%,但接待顾客人次却同比下降了7%。
沃尔玛的很多其它竞争者一直都能通过开办迎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高档超市来提高利润率,这些消费者希望“更上一层楼”,买到进口及优质商品。以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BHG超市为例,这里的进口商品占到超市库存总量的50%至75%。华联集团去年第三季度的利润率高达57%,销售额28亿元。
闫勇说,无论如何,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沃尔玛已经准备未来几年在中国大赚一笔。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零售额翻一番。
闫勇说,沃尔玛能在中国赚多少钱很可能最终要取决于该公司的领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