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巴网CEO王治全在第六届网上零售年会现场发言
一直困扰的五大问题:
第一、外在媒体营销成本持续走高,激烈竞争和多方挤压下出路何在?
第二、目前做电商仅仅是经营了一个标准化同质化的大商品库!
第三、除了提供同质化的商品我们还能给社会提供什么?
第四、与大批传统零售业相比我们真正先进在什么地方?
第五、传统零售商与电商差别在哪?
王志全提出的这五个问题,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下面是他对上述困扰的一些解读和感悟。
首先,营销这块没有一个电商能逃脱宿命,流量决定销量这个模式,没有谁敢否定。
前天晚上亿邦动力搞的酒会挺好的,让大家理解一下品牌是怎么形成的,路易十三为什么是路易十三三百年的故事,这不是我们的事,这是美国用户率最高的四家公司。
亚马逊在美国基本上不投太多广告,它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大媒体,亚马逊用得最好的营销是老客户的营销。但在美国做数据营销比中国难得多,为什么?举例如果在中国你想买一个洗衣机恰好是我给你推荐婴儿用的小的洗衣机可能你觉得很高兴,但这放到美国就很糟糕,因为你如果做太好,就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嫌疑。数据分析最强决不是亚马逊也不是我们这些企业,而是金融企业,亚马逊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准确。在中国我们很多同行有这种感受,你在亚马逊搜索一个东西再过一段时间你去这个页面上面全部是你上次搜索的东西,苹果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经营的标准化、同质化问题,这个不包括电子商务的问题,是整个中国零售业都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零售业时间太短,就这十几年,之前不叫零售业,是把大仓库放到街上,我觉得中国零售业还没学会做零售。当我们看到亚玛达电器(日本最大家电零售商山田电机在中国成立的子公司)这个企业,才知道人家怎么做零售,百思买和雅马达他们30%—40%的商品是定制的,而我们中国无非是你供应商的东西卖给消费者,而不是把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卖给消费者,这才是零售业。零售业的社会分工是真正把社会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拉近销售商的距离,现在没有谁做得好,电子商务一样,你只是把商品改变空间在卖,我不认为有多大价值!
因此,电子商务以后走的路一定要把消费者的行为深度挖掘,我觉得很可惜,我接触到很多家公司没有谁把这个模型建起来,例如一个人买一台电视他不买和买的几个参数和功能如何设定等,这个很复杂,现在在国内很少找到一家公司能做。
第三,就是电子商务能提供多大社会价值?
我觉得在今天来看,我不认为把消费者服务好了就是有价值,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因为消费者是不理智的,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我们可以很懂你所做的行业,但你不懂别的行业,我们都希望商品越低越好,你白送给我我也不会心不安,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认为你有所图,现在这个链条我们在于怎么样去做得更好,消费者只是能够把这个链条做好的一环。
为什么现在国产手机有一个做得非常好,就是步步高,他们只保证手机质量很好,设计很好,他的供应商能够挣钱,其他环节交给市场,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链。今天的手机不仅仅打电话,上上网,有很多东西有别的暗示,在让消费者获得东西的基础上获得心里满足,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多问题,如果仅仅从消费者一个角度出发,这样跑马圈地抢市场一定会抢出事来。
分享一组数据,亚马逊是很敬仰的公司,到2011年亚马逊做了16年,一个16年的企业我们怎么评价它的好坏我觉得可以做对比,亚马逊去年340亿美金,你仅仅从价值来看,你这个企业好在什么地方,我们今天不能说亚马逊带来的未来趋势未来得方向如何如何,已经做了16年,你后面的盈利是不是还能继续放大,放大在什么地方,你怎么做得比沃尔玛优秀,这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另外亚马逊本来牌子还不够大,他做了服务给他带来很大的利益,如果把这个再拿掉这个就很难看了,沃尔玛在1990年就做到400亿美金,亚马逊去年做到340多亿美金,在我们有生之年都能够看到,20年后亚马逊有没有可能做到4200个亿,我们都可以见证。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传统企业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吗?昨天在论坛对话中,麦肯锡的报告说,三年之后国美苏宁将在北上广深有一半的店关闭,但是我也提出一个观点,这的确是一个大好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我们不需要向传统行业学习,我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我们哪一家电商做得很好,沃尔玛为什么让人感觉便宜,他怎么定价他商品陈列如何陈列,如何快速相应消费者,哪写商品可以刺激你,你感觉他便宜,这只是商品陈列方面的,这一切在传统零售企业是很成熟的企业,当然这不是说国美苏宁,也不是说王府井,不是说华联,这些已经是做得很成熟的技术,而对电商企业而言,这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哪家能通过数据分析运用到网站。
第四,是我们的创新在哪里?
我觉得这个专业化和创新,今天大家都在求大,都在疯狂的扩张。难道这个市场上只需要沃尔玛和家乐福吗?在成都,有一个沃尔玛、家乐福,还有好又多、新世界、伊藤洋华堂等,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差异化,专业化。
这个可以看看日本经验,伊藤洋华堂在国内都一样一楼卖鞋,二楼卖女装,品牌也差不多没什么区别,而日本的零售业则是大家有差异化,你卖什么我尽量不卖什么,这样有差异化逛街才有乐趣,但我们目前电商的乐趣是比谁的价格更低。
第五就是服务,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服务不是做得差,我们电商的服务是做得好过头了。
大家已经把服务做成来洗牌的事情,来把别人洗出局的手段,但你想过没有这是你自己挖的坑到以后你怎么填上,可能这个坑你很长时间填不起来,消费者真的需要那么快?我们现在在打这个竞争,我们现在也在把电视今天下单明天送到,但有谁家买电视急到这个程度,真的今天我想买一个电视我明天就希望看到电视,如果我做这么快没有问题,我做到这么快我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和代价,这个代价今天大家在靠VC烧钱支撑!明天呢?难道我们永远不去做成本控制吗?上市后还让你这样疯狂亏损赚吆喝吗?
零售业是可以找差异化,零售业的本质就是成本优先型的经营本质,零售业不能把成本经营好去谈差异化是胡扯。所以我觉得这一块我们在服务上创新大家怎么考虑这个事,我认为今天这个状态是非常不健康的,这个话可能消费者不爱听,但今天是做我们这个行业的会,这样做对吗?
我知道有一家做百货的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做到很便宜很便宜,我们前天到他们仓库参观完感觉这个亏损率太大了,消费者喜欢什么消费者送过去免运费,过几天消费者打电话退牙膏,他说那五块钱退给你牙膏不要了,但是消费者不行,我必须退,他说那行十块钱退你牙膏不要了,我就想不明白你怎么弥补,你说加钱消费者会说我干嘛要到你这里买,我楼下就可以买,我们应该思考电子商务是这个信息革命很重要的体现,我们都很赞同刚才冯处长讲的很开阔我们思路,电子商务不是一个推土机把这个世界全部铲平,就像光合作用的关门是电子商务对这个社会造成的破坏是社会的悲哀,不是什么效率的进步,这个社会快到这个地步,连光合作用都不要,是消费者的悲哀。
今天的电商就像进入F1赛车场,当你没进去时是另外一个世界,但一旦进去就必须在这个高速上高速飞驰,既使你刹车出问题了,你还不能踩刹还要继续走,甚至换车轮。幸好我们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所有的事情在发展中都可以解决,我也相信经过大家的冷静思考,我们的明天会比今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