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仅3成蔬菜实现农超对接 菜农:力不从心
发布时间:2011-04-29 | 信息来源:荆楚网
凭经验,东西湖区菜农张昌喜满脸无奈;与超市对接,蔡甸旭光村的35户菜农胸有成竹,悠然自得。
两相对比,“农超对接”成为避免“菜剩”、稳定菜篮子的有效法宝之一。
面对全国性的部分品种蔬菜“卖难”,商务部近期展开紧急救助行动,首条便是“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模式,2007年左右从国外进入中国。而武汉,早在2008年便开始推广农超对接,但眼下的情况并不太理想。
武汉市农业局的统计显示,去年全市250多万亩蔬菜中,除去面向批发市场的基地外,经合作社、蔬菜配送公司对接超市的仅10%左右。武汉各大型连锁超市蔬菜采购负责人也透露,目前武汉本地菜占整体销量的60%,但其中将近一半是从白沙洲等蔬菜批发市场进的菜。
这就意味着,真正通过农超对接进入武汉超市的蔬菜,仅占30%左右。
对接,难寻对象
在武汉,眼下“农超对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像中百超市那样直接到农村租地建基地;二是专业蔬菜种植公司流转土地后与超市对接;三是超市与农村合作社合作。因为菜地眼下的产出一般超过8000元,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建基地与公司化生产,难以在现有菜地推广。
然而,一家一户零散的蔬菜种植方式,与超市大批量采购的现代流通模式难以对接。寻找将菜农聚合为一体、合格的“合作社”,便成了农超对接的首要难题。
张冲,武汉家乐福蔬菜直采经理。他说,正规的合作社与超市对接,是在直销蔬菜后,各农户按比例分配菜款,超市获得低价而新鲜的货源,市民则可吃低价菜。但一些专业合作社,就是原来的蔬菜公司或者菜贩子摇身变来的。这样的假合作社,在张冲看来完全是赚取差价的二道贩子,“失去了农超对接的意义”。
即便如此,眼下武汉8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不少农机等专业合作社,这对武汉60多万亩菜地和近300万农民、1900多个村而言,无论从覆盖面还是规模,都显得太少。
谈起农超对接,超市的老总们往往双手一摊:跟谁对接?总不能到一个个菜农那里去收菜吧?!
菜农,力不从心
张冲至今想起便哭笑不得。
去年底,蔡甸一家合作社初次给家乐福超市送冬瓜,用的是拖拉机,结果不能进城,又临时卸货请货车送,成本大增不说,一车冬瓜破了一半。
江夏金口一蔬菜合作社负责人也坦言,进超市销售有些力不从心。他说,超市要求早上7点之前蔬菜上架,如果一台车管送两个店的话,送十个店就要五台车,投入太大。
中百仓储生鲜采购部部长张志刚觉得,菜的质量也是很大问题。由于目前大型超市的采购系统已经面向全国,汉产的返季节黄瓜、西红柿口感比不上山东,青椒比不上安徽,这也是超市对接本地合作社的一大障碍。
超市,缺少动力
记者在与超市界有关人士私下交流时发现,超市对于农超对接并没有指标等压力,与菜地是否对接无所谓。
多家超市负责人表示,与不太专业的合作社打交道,既繁琐又容易出纰漏,且有时规模太小,物流成本抵消了直采价格优势。而直接到批发市场采购,由于采购量大,议价能力很强,操作简单,低进低出、高进高出。这么一比较,一些超市对农超对接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如此,“农超对接”便成了超市眼中的“鸡肋”了。
菜价“翻跟头”:凸显农超对接之迫切
大白菜卖五到八角
“不是大白菜、包菜卖不出去吗?怎么还要大几角钱?”昨日,武汉理工大学王老师来到学校对面的晶汇集贸市场,发现菜价并没有她想象中的大跌:大白菜0.5元(以500克为计价单位,下同)、包菜0.8元。
记者在武昌秦园路生鲜市场看到,大白菜0.8元、包菜从0.5元到0.8元不等。汉口杨汊湖集贸市场,大白菜则卖到1元。
超市方面,中百仓储珞狮路店大白菜0.99元,尖包菜0.88元;武商量贩光谷店包菜0.79元;家乐福洪山广场店大白菜0.58元,包菜0.99元。
多道环节推高菜价
经常在东西湖区走马岭街贩菜的张其贵说,这两天大白菜的地头价平均5分钱。他贩一车200块钱大白菜,油钱50元,两天摊位费26元,总计276元,算上菜叶损耗,大白菜成本0.07元。而记者在位于汉口姑嫂树菜场的批发摊位上看到,大白菜批发价已是0.3元。“大白菜进3角、卖5角,包菜进6角、卖8角。”晶汇集贸市场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摊主说,每个月1400元摊位费,平均每卖500克菜有1角是摊位费。
记者粗略计算一下,5分钱的大白菜,经过几道菜贩子到达市民餐桌,物流、交易费、损耗等不到0.1元,摊位费0.1元,按0.5元零售价计算,其余0.25元(占到零售价的一半)落入了2-3道流通环节的贩子口袋。
农超对接“消肿”菜价
显然,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田间地头的蔬菜直销超市,菜价就能显著下降。
武汉家乐福蔬菜直采经理张冲算了一笔账,农超直接对接后,蔬菜减少数道周转,交通费用会适当减少。目前超市普遍对农超对接项目免收进场费,即使有的收进场费也在5%左右,算上超市的利润(目前武汉超市蔬菜利润多在10%左右),总体算下来加价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5分钱的大白菜到餐桌,不会超过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