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收银员:把辛苦藏在笑容背后
发布时间:2008-01-15 | 信息来源:无锡日报
以后在超市购物结账后,一定要对收银员说声“谢谢”。这是记者在体验了一晚上“收银实习生”后,最真切的感受。
年关将近,锡城各大超市客流猛增,生意红火;一个个穿着马甲的收银员,都在满负荷工作。对于市民来说,收银员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每个月甚至每天都会跟他们打交道;陌生的是他们这份看似简单重复的劳动,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酸甜苦辣。
平均每天结算2万件商品,一分钟也不得闲1月7日下午5时30分,记者来到家乐福超市永乐店,见到了28号机位收银员苏丽芸。她趁着没有顾客排队的短暂间隙,与记者打个招呼。简单交代了几句后,记者穿起红马甲,当起了“收银实习生”,负责将扫描过的商品装袋,小苏负责结算,两个人很快忙碌起来。
小苏说,收银工作看似简单又重复,其实劳力又劳心。尽管记者只负责装袋不管钱,也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迅速捻开袋口,装好物品,递给顾客。稍一迟滞,不是袋子堆积在台上,就是东西掉出来,一些顾客也会有怨言。
大概是卖场空气干燥,加上节奏紧张,才过了两个小时,记者就差不多喝完了一瓶矿泉水,而小苏几乎一口水没喝,“实在没时间,总不能让顾客等你喝水吧!”小苏说,她一个月最多时要结算67万件商品,平均每天就要结两万件,这样的工作量意味着几乎每分钟都不能闲着。
遇上“顺手牵羊”的顾客,人性化操作才得体作为卖场销售的终端环节,只要是购物的顾客都会与收银员打交道,因此收银员不仅要动作麻利,还要随时满足顾客各种小要求。比如装袋,有的人要把烧鸡等热食装袋后敞开;有的人在划完价后发现味精有少量漏出,就退掉不要了;有的顾客要求将已有称重袋的胡萝卜再套两个袋子,因为担心胡萝卜会戳破。面对这些要求,记者都一一满足。有一名女士在结完账后,把购物车往边上一靠,手指一挥动,意思是要把袋子一一搬进购物车。待记者搬好后,对方一声不吭地走了,仿佛这是收银员的分内事。不过,也有顾客接过袋子会说声“谢谢”,让记者都有点“受宠若惊”。
几乎每个超市都会发生物品被顺手牵羊的现象,这就要求收银员有火眼金睛,否则事后让防损员发现商品过了收银台而未结账的话,收银员就要为失误买单。小苏说,有一次,一名老人买了两袋大米,却只结算了一袋,等对方走出收银台后,她才发现购物车内还有一袋,于是喊住老人,没想到对方推车就走。她一直追到电梯口,发现情况的保安问她怎么回事,她未吭声,只是走到老人身边悄声说了几句,让老人心甘情愿地回去重新结账。事后,得知这一情况的同事都赞赏她说:“小苏,你做得对。”这样的事,她一个月总会碰到一两次。
劳累和委屈藏在心里,面对顾客始终微笑作为收银员,对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更“警觉”,因为一旦米面油蛋的价格出现波动,也是收银员们最忙的时候。前一阵,食用油涨价,每天早晨一些老人就早早聚集在门口,门一开就飞快地往里冲抢油。待结账时,收银员拎油拎到手酸。有时买米的顾客一买就是好几袋。而鸡蛋虽然不沉,却要提防磕着碰着,否则即使没碎,有的顾客也要换。
虽然记者只实习了几个小时,但回到家后,胳膊也开始酸痛,连刷牙也有些吃力。而小苏每天一上机就要站七八个小时,眼前只有永远刷不完的商品,永远装不完的购物袋,还要精确地收钱找零,万一哪一件商品漏刷或重刷,就要在顾客的抱怨甚至责骂中重新核对,其中的劳累和委屈,只有她们自己才有深切体会。而她们展现给顾客的,始终是平静的面容和微笑。
(记者柯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