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百超市临江门店,“零利肉”一直受青睐
面对猪肉价格的上涨,今年8月10,在重庆市商委的倡导下,包括重百超市、新世纪超市等在内的11家超市共同喊出了销售“零利肉”的口号,以期拉动市场价格的回落。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重庆的猪肉却经历了价格上涨中猛然回落,之后又迅速上扬的过程。为何?
肉价上涨中,“零利肉”销售欲平抑市场
“只见物价涨不见工资涨!”
这段时间,这句话几乎成了渝中区桂花园市民张华的口头禅。让他如此慨叹的原因,无非是重庆最近一浪高过一浪的“涨价声”。
“涨价声”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其中,尤以肉价的持续走高让人惊叹。来自重庆市商委的监测显示,7月27日,重庆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7.3元/公斤,精瘦肉零售价为27.8元/公斤,创下了重庆肉价新高。
“以前,10元钱的肉够全家吃上两顿,现在吃一顿都欠火候!”张华是个普通工人,妻子是商场营业员,两人月收入总计还不足2000元,就在他们应对涨价不得不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时候,一条好消息迎面而来:为了平抑市场,8月10日,重庆市商委对外发布消息称,从当天起,重百、新世纪、家乐福等11家大型超市将携手,对市民需求量最大的精瘦肉、后腿肉、三线肉实施“零利润销售行动”(即,卖“零利肉”)。
所谓“零利肉”,是指各超市上述三个品种的肉价只算进价和运输成本。“该行动将持续到猪肉价格回落到正常为止。”当时有11家大型超市旗下的151个超市参与到行动中来,在重庆市商委算来,由于各超市在重庆都颇具规模,实施“零利肉”销售后,猪肉价格的下跌肯定是有望在即。
犹如一阵春风拂面来。启动“零利肉”后,这些超市的猪肉随即开始有了回落:重百超市公司在此次联动中,旗下总共有40家门店加入行动,8月10日当天,重百超市临江门店的精瘦肉价格为12.5元/斤,比头一天降了1.3元/斤。“我们还特意比平时多准备了70%的猪肉,但三种肉在中午就被一抢而空。”店长汤文杰告诉记者,没想到的是,附近的一些餐馆也参与到了抢购大军中来。
不过,由于各超市进货渠道和经营方式的差异性,此次“零利肉”销售中,各超市价格的跌幅却不尽相同。王府井解放碑超市是在8月11日才参与联动的,当天精瘦肉则由前两天的13.8元/斤降到了12.8元/斤;三线肉则在9.8元/斤的基础上降了近1元。“不同超市在不同时间,参加‘零利润’销售的猪肉价格可能会时有变化。”这一切也在重庆市商委的意料之中,为此,他们提醒消费者要理解。
在超市的带动下,重庆各农贸市场的价格也因此开始有所回落。
在学田湾农贸市场,8月13日,部分摊贩的精瘦肉已由之前曾经最高的16元/斤,下降到了13元/斤。“受进价影响,比超市的价格还是高些。”一商贩告诉记者,之前每天大概能卖两、三头猪,但当天一下就卖了四头,说明市民还是欢迎的。
市场经济下,“联动”在风雨中飘摇不定
“刚降下来,怎么又涨上去了?”
但几天后的现状让张华之前的那股高兴劲灰飞烟灭了!8月15日,是他单位发工资的日子,领了钱后他便早早地赶往住家附近的桂花园农贸市场。“今天一家三口得好好打哈牙祭了!” 就在张华盘算着准备选肉时,他一下就被摊贩的报价弄蒙了。“老板,肉价又涨回去了啊?”“没得办法啊,进价涨了的嘛。”摊贩对此也是颇感无奈。
事实上,也就是在8月中旬左右的这几天,重庆部分超市均悄然地撤下了“零利肉”的海报,提前结束了当初高喊的降价口号。而这整个降价风潮持续尚不足一个星期。“超市也有社会责任、政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超市负责人暗示记者,由于牵涉到政府,所以还不敢公然说“已退出行动”。
少了“零利肉”标志,个别猪肉的单价陆续出现了反弹。8月30日,记者在永辉超市观音桥店看到,这里的精瘦肉为11.3元/斤。而该超市此前卖“零利肉”时,精瘦肉在8月13日曾卖出了10.05元/斤的最低价格。“猪肉价格从14日起就逐渐开始回升,主要是进价上涨所致。”超市生鲜部经理杨春告诉记者。
那么,重庆“零利肉”经历沉浮的原因何在?
记者在走访相关超市时发现,很多企业在实行“零利润”销售后,均出现了“负利润”经营的惨淡局面。“各商家暗中还要竞争,必然会有内讧,日子自然十分难熬。” 重庆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零利肉”上市后,各超市实际都在硬撑,“零利肉”最后实际都成了“负利润”销售。“市场竞争的现实和残酷显然未在市商委的盘算当中。”
“猪肉不像白菜,整块进来后就能‘一刀切’似的统一价格往外卖。”杨春以此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你的猪肉进价可能是10元/斤,在销售过程,整块猪肉按照品质就得分成四、五类。精瘦肉卖12元/斤是赚的;肥肉则可能卖4元/斤,碎肥肉在晚上甚至只卖2.5元/斤,就得赔。“实行‘零利肉’销售以来,店里猪肉销售每天的亏损在400元左右。”杨春告诉记者,最厉害的一天曾亏损了1000多元。
“如果一直亏损,你们会撑多久?”
“作为一种责任,我们会想方设法一直撑下去。”
“怎么设法?”
“控制成本。”杨春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都是各个超市采购各自的产品,现在变了,而是几家合成一家,减少运输成本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而在众超市中,重百超市公司的实力是不可小视的。因为参与活动的店多,最严重的一天,整个公司的亏损竟然达到4000余元。“为了聚集人气,只能是以牺牲肉价来硬扛。”重百超市公司营运总监严杰告诉记者,“目前还是很有信心,但就怕打‘持久战’。”
对此,重庆市物价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介入并通过一定的导向稳定物价,肯定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同时,政府又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考虑企业利益,保持市场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过,只要企业坚持了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的原则,定价的自主权还是在自己手中,任何部门组织都不得干预,否则就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肉价的再次上涨,重庆市商委日前呼吁超市应履行承诺,将公益行动进行到底。
那么,一个原本为民的“零利肉”销售到底能走多远?“要想长远平抑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平衡剂应该是处理好供求。”重庆一大型超市负责人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硬撑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彭国威 实习生 陈新)